close

image.jpg這是我研三修愛情與社會理論時,孫中興老師推薦我們買的書。
跟那種講男人是火星來的書不同,佛洛姆用心理分析來看愛情。
這是我摘要書中主要的內容:
    大部分的人都把愛的問題認為主要是愛的問題,而沒有想到
如何去愛的問題。也認為愛不需要學習,以為愛是簡單地找個
「正確的對象」,然後去愛,卻沒有想到自己是否具有愛的能
力。也常認為愛情是「瘋狂」的,是那種虎頭蛇尾式地墬入情
網,才是永久的愛情。事實上則不然。必須要認知到,愛是一
門藝術,是必須要以學習其他藝術所遵循的規則去了解。

愛的理論

人察覺到自己生命的隔離性,希望脫離孤獨的狀態,所以用「狂歡」、「一致化」、「創造活動」來達成人與人之間結合,相聚。但是這並非是「愛」。

愛有分為成熟的與不成熟的。不成熟的愛是指「共生結合」,如同身體雖然各自獨立,卻在心理上相互依賴,如同懷孕的母親與胎兒的關係。而其中更分為被動(屈服性的共同結合)與主動(虐待狂),這兩種都是不能沒有對方。而相對的,成熟的愛,是「保存自己的完整性、保存自己的個人性之條件下的結合。愛是人生命中一種積極主動的力量」。

愛也是一種「活動」,是主動的,首要意義是「給予」,而不是「接受」。也包含著「照顧」、「責任」、「尊重」與「了解」。

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最早發展的愛。嬰兒時期所遵循的規則是「因為我被愛,所以我愛」。成熟的愛則是「因為我愛,所以我被愛」。不成熟的愛是「因為我需要你,所以我愛你」。成熟的愛是「因為我愛你,所以我需要你」。

    愛,是一種「態度」,一種「性格方向」。依被愛的對象不同,分為下面幾種: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兄弟愛:最基本的愛,也是一切形式的愛的基礎。是對任何其他人類的責任、關懷、尊重與了解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母愛:一種「超越」,母親是創造者,對她創造物的愛和照顧,給予了她生命的意義及內涵。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情愛:是希望與另一人完全融合,卻很容易跟性欲混合,變成是狂歡式的愛,這種愛卻易消失。而跟其他的愛不同的是,具有「排他性」,但是應是只有在情愛中,我只能與同一個人融合,而非排除兄弟愛。且先決條件是:我愛的是從我生命本質中抒發出來-並且也從他或她的生命本質去體驗他或她,並且具有「意志」的成份。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愛:情感並非只有他人,包括自己。對他人的態度和對待自己的態度,是連結一致的。自私的人確實不能夠愛別人,但是他們同樣也不能愛自己

五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對神的愛

現代西方社會中的愛及其瓦解

    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,人際關係本質疏離,卻為了安全而委身於群體,在這樣急於擺脫孤獨感的情況下,人們在愛情中尋找避風港,愛情和婚姻變成自私的二人聯隊。而人都以為,性,可以導致愛情與婚姻的幸福,這是由佛洛依德的「愛情基本上是互相的性滿足的附植物」而來的謬誤。以上兩者是現代西方社會愛之瓦解的兩種形態。其實只有當兩人從他們生命的中心相互溝通,也就是每個人從他生命中心體驗自己,愛才可能產生。

 

愛的實踐

    就是在實踐一門藝術,需要的是以下的步驟:

一、格律 : 遵守格律,自律,不可興之所致。

二、專注 : 能夠單獨與自己相處,諦聽別人說的話,充分地活在現在。

三、耐心 : 想達成任何成就,耐心是必須的。

四、無上的關心 : 且之前便了解相關的事物。

而愛的能力,也需要一些品格。第一點是客觀:必須要克服自己的自我陶醉

(自戀),以人和物本來的樣子來看他們,並且能把這圖象與自己願望和懼怕的圖象分開。第二點是理性:做為根基的是情感態度是謙卑之情,才能脫離兒童期全知全能的迷夢,才能客觀地運用自己的理性。第三點是信心:合理的信心的基礎是建設性的人格,是建立在自己思想及情感經驗上的信念。第四點是勇氣:需要有敢於冒險的能力跟接受痛苦甚至失望的心理準備。而其實,我們在意識中,以為我們所懼怕的是不被愛之際,我們真正的,雖然是無意識的,卻是害怕去愛

「心得」

    我覺得本書最好的是,他不是一本那種教你愛情有多美好的書,而是把愛當做一種理論,一種人人都應該知道也是最基本的理論去談他。而且愛不是只有選出對象,你自己本身必須要具有愛的能力才行,或許在一個大家都說我愛你三個字的今天,的確是值得讓人思考在愛之前,自己所具有的準備和信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rldso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